第1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数学;团队建设;精品课;教学资源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9
1 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和精品课建设的现状
长春财经学院是民办高校,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包含《经济数学(一)微积分1、2》、《经济数学(二)线性代数》、《经济数学(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是学习《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大多数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前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经济数学也是几乎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经济数学横跨第一、第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通常都是经济数学,因此,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数学本身的教学质量,而且会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并将对考研成功率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还会影响学院的社会声誉。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而且国内省内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数学教学团队,如高等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经济数学基础优秀教学团队、经济应用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等等。建设起一支优秀的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同时也就为精品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已初见成效,精品课建设也已取得了较大进步。
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由本校专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组成(同时还有部分公立学校的兼课老师),且已比较稳定。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多人,博士、硕士多人,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趋于合理,整体教学水平已有了显著提升。团队成员已经分别获得了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财经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团队青年教师已经分别获得了吉林省教学大奖赛、学院教学竞赛等多个奖项。团队成员在科研方面也已取得新的成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近几年来,在精品课建设方面也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团队成员针对民办院校经济数学的教学特点,特别是结合当前生源的现状,开展了多项省级、校级教研课题,发表了多篇教研论文,其中省级教研课题一项已经结项,并取得了预期成果。教材建设方面,已由权威的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经济数学系列教材一部。通过开设数学建模讲座、考研数学、SPSS应用等选修课,使学生在校的数学学习实现3年不间断。通过创新以自然班数学成绩为依据的分级教学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吉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经济数学已经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目前,已有一项关于对经济数学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入改革的2014年省教育厅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得通过。
吉林省现在还没有经济数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距离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未能达到学生、家长、学院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努力提高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民办院校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意义重大,虽有挑战,但也有机遇。而在现有的省级优秀课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努力建设,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荣获省级精品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2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经过充分研究并总结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实现师资队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制定出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如下。
根据长春财经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按照教学型、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学团队将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努力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为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把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成省优秀教学团队。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职称层次。力争有1~2人取得博士学位,再有2~3人晋升为副教授。
(2)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抓好讲授、讨论、作业、考核、考试和教材、辅导教材等教学要素的建设,提升各教学要素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在对国内外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要着力研究应用数学学科发展的前景、思路、问题和对策。努力在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项目中,作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重点突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创新点:
(1)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合理的综合结构。通过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让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以老带新,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逐步形成高素质、高水平、学术特长多元化的教学团队结构特色。
(2)扩大“优秀”教师队伍是团队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督促在读博士完成学业。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4)重视加强学术交流。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学术交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我们的课程建设。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做学术报告,以此拓宽团队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努力取得更多的教学、科研成果。
3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目标和措施
通过认真研究并总结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和教学的特点、规律,并在前期已结项的省级教研课题和已获得的省级优秀课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建设经济数学省级精品课程的目标和措施。
(1)首先制定一整套经济数学课程的建设规划,吸收国内外优秀的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等,研究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不断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2)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建设并完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网上练习系统、网上辅导答疑系统,建立师生间的教学交互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建议和意见,并将全部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共享。开展数学建模实验课,并加强该实验课的建设力度。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体会,努力编写并出版2~4部水平较高的教材或教学辅导书,建设1~2部省级规划教材。
(3)完善教材建设与教辅材料建设。在科学选取难度适中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辅导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的建设。
(4)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大力提倡并安排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教师主讲经济数学的系列课程。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课堂教学。
(5)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力开发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鼓励任课教师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6)开设数学实验课。要加大开设实验课的投入力度,扩大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范围,继续加强数学实验室建设。鼓励全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不断提高参赛水平,争取获得更高级的竞赛奖项。
第2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一、教学目标拟定
笔者先将学生分成三组:一般组、优良组和优秀组,然后依据课本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能力,分别拟定各组学生的教学目标。一般组要学会当堂的教学内容;优良组要学会当堂教学内容并会直接应用;优秀组则要在前两者的目标之上再学会间接应用。以高中一年级函数公式课堂教学为例,笔者要求一般组学生对当堂的内容做到理解即可;优良组学生则要记住公式,并会直接应用其解三角函数的简单题;而优秀组的学生还要在理解当堂内容的基础上,会推导公式,并尝试解决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题。
二、预习学案设计
教学开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明显。笔者认为最好的预习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预习学案,因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各不相同,预习学案也可在基本格式一致的情况下各有差异。学生预习学案的一般格式为:针对预习内容直接在课本上边读边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预习本上按教师的预习要求写出将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等。在写预习学案时,教师对不同组的学生要求也应有所不同:一般组的学生能按学案格式的步骤预习并找出疑问即可;优良组的学生完成学案后,如遇难题能通过复习旧知识或互动解决;优秀组的学生能较好地写出预习学案,几乎没有疑难,上课时则要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疑难或向教师提出延伸创新问题。
三、教学过程实施
课堂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场所,它要通过分组教与学的多向交流、多边互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要让各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人人积极参与,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做好科学安排和练好课堂驾驭基本功。例如,教师应以优良组学生为尺度,同时兼顾一般组和优秀组,让不同组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尽所能。俗话说得好,“抓中间带两边”,既要使优秀组学生在听课时不等待,又要使一般组学生基本听得懂。例如,教师可有意让优良组学生回答问题,当遇到障碍时,教师不要直接说答案,要注意启发,启发后先让一般组学生作答,再让优秀组学生进一步讲解为什么这样答。在学生回答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恰当地给予启发、指导,做到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以收到人人学会、人人会学的教学效果。
四、课后巩固训练
当学生学完一节课的内容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训练。巩固训练一般可分为三个梯次:课后练习题(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题为主,外加适当的提高题;课后练习题可选做,外加提高综合能力的题目。举例来说,在课堂学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后,布置如下课后巩固训练,各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部分做或全做:
解下列不等式:1)3x2-3x>14 2)12-2x2≥x
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l)y= 2)y=
已知不等式kx2-x+4k
五、课外拓展应用
第3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优秀教学能手”是陕西省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教育工作是行为影响行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优秀教学能手,自然在该学科业务非常精湛,不仅是学科改革的引领者,更是学科改革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秀教学能手的作用,带动和引领辖区内的教师呢?本期让我们带你再一次走进教学能手的世界。
费红刚,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中数学教师,陕西省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坊主持人,陕西省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先后在宝鸡市第一中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就职,自从工作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以他卓越的教学技艺,不懈的追求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师生。
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他,咱放心。”
学生们说:“费老师,上课形式多样,特别贴近我们,是我们的朋友。”
同事们说:“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
他自己说:“我爱我的这份职业,我爱我的每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
……
优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费红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经常给他说“吃亏是福”“待人要真诚”……母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对母亲来说崭新的生命充满希望!
费红刚的小学和中学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城度过的,在那里有他一生都要铭记的启蒙恩师,也有他一辈子不能忘记的谆谆教诲,甚至至今他还能想起帮助、教育过他的老师姓名。费红刚小的时候很调皮,没少挨老师的批评,老师经常评价他是很聪明也很调皮。
2003年本科还没有毕业的费红刚就与刚成立3个月的宝鸡市第一中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在宝鸡第一中学开始了他1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2004年7月下旬刚到学校的他就参加了宝鸡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新理念培训”。在这次岗前培训中他第一次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接着学校又选派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汶改莲老师和雷震云老师手把手的教他备课、上课,到现在他还记得备的第一节课的教案足足写了7页。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工作第一年的费红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工作之余他还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并获得“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认真钻研让他荣获殊荣
在教学中,费红刚每学期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学科教学计划,并做到深入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学习新的课堂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5月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同年8月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还经常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名学生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均被推荐参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彭元铎在他的指导下,设计的运动会徽标被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纳。2009届1班孙骜同学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宝鸡市第一名。
在教学之余,他不断反思和总结,写了数篇教学论文,有的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教研版,有的参加省市级优秀论文评选并获奖。撰写的《角的度量与表示》论文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撰写的《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论文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段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子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优化导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数学课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13年9月,撰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荣获陕西省第五届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2014年12月,参加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分层教学的研究》顺利结题。2015年1月,主持的省级课题《大班额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顺利结题。2014年8月,参加陕西卫视主办的“超级老师”的录制,2015年2月26日播出了所讲授的内容另类讲解“黄金分割”让在场评委以及家长眼前一亮,深受好评。
班主任工作让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费红刚从上班的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坚持向书本学和向同事学,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班级的管理特色:“三坚持”。坚持“爱”字当头。视学生如亲子,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尽心尽力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时间不长学生就亲切的叫他“费爸”。坚持民主管理。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班干部,然后让学生监督、评选出大家最信任的班干部;班会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开展自我教育;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每个时段都有人管理班级,班级的每件事都有人管,可谓是“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坚持打造班级文化。充分调动学生自己选班歌、写“班级宣言”、征集“班级口号”、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学生自己的“凡人名言”等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班级文化,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移默化地洗涤了学生的心灵。
“三重视”。重视班会和团会的组织召开,重视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重视德育量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并做到“三勤”即眼勤、口勤、腿勤;“三抓”抓细节、抓习惯、抓品德;2011-2012学年度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
学生家长郑景元的妈妈是这样评价费红刚老师的:“他课上幽默轻快,给孩子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孩子积极踊跃兴奋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也静默地发现着每个孩子的支点,课后他会找合适的机会用力撬起这个支点,使孩子们有了力量,热情洋溢地奋发学习数学,这是我从我孩子这里感受到的。费老师是一位用心教学的好老师,也是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感谢费老师!”李欣翊妈妈说:“费老师是孩子喜欢,家长喜爱又放心的好老师。处处给孩子传递着老师不抛弃每一个孩子的正能量。”梁梓纯妈妈说:“费老师走到哪里都是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2015届9班王h童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课堂上,我才逐渐感觉到了在这个平凡的数学老师身上所蕴含的不凡魅力――幽默的语言、渊博的学识,几乎可以称作‘神奇’的解题思路,让我越来越对数学的课堂产生了好感……”“看了我的试卷,他耐心地帮我分析了每一错误的原因……每次考试下来,我必定会找他,整个过程我都手捏一把冷汗,而他,却始终面带微笑,不时地看看我,他那深邃眼睛里所闪烁着的除了智慧,还有关爱……”
工作站立足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6日,费红刚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以课题为抓手,吸纳了七名成员,三名省级教学能手:雷震云、马小卫、车芳文,一名市级教学能手:邓向龙(现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教学新秀:杨峰,还有两名年轻教师:赵欣、吕庆兰。为了积极落实工作站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自2013年12月24日起,至2014年5月28日,费红刚组织本站成员或其他教师共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参与听评课教师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教师成长。
2014年5月9日,费红刚组织工作站成员前往宝鸡市长岭中学进行听评课活动,这次外出听评课活动是在总结前几次听评课活动基础上大胆迈出的第一步“走出去”,下一步是“请进来”。在听取了长岭中学老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费红刚和工作站成员也受到巨大的启发和课堂教学方面的收获。听课后,在场听课老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课,在评课过程中,两校老师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有专业思想、有知识深度的各抒己见让这次普通的听评课活动顿时异彩纷呈。给工作站的活动增添了新的气象,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4年4月3日,参加了宝鸡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引领辐射的作用。
费红刚认为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是工作站的神圣使命之一,为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所在工作站的教师年轻教师居多,培养带动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就成为了一项主要任务。除了以听评课为促进方式外,费红刚经常进行专业素养的学习,购买了许多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站内成员提供业务成长的“专业营养”;不定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谈体会、悟心得、思教改;鼓励站内成员勤动笔、多反思,在扎实落实好每天的教学反思之余,多记录教育教学方面的点滴感悟,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承担课题,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是充分发挥工作站对教研工作积极探索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费红刚重视以实际教学为根据所产生的教学问题、教学感悟,善于总结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乐于提炼在平常使用和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破解实际困难、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在研究中引领身边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所在学校开展了校本小课题申报,他积极主动地申报了《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同年,在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2014年度个人申报中,他积极申报填写了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个人申报书。
第4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第5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关键词] 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对策;陕西省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514;2013年陕西省体育局常规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028。
【中图分类号】 G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245-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运动员的评价都是以运动成绩论英雄,运动员从参加竞赛伊始,就被赋予了物质刺激,每一次获胜都是一次成功、名、利的追求。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运动员人文素质偏废,人生观、价值关的缺失,信仰失落、文化失衡、道德失范等现象屡见不鲜。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研究运动员文化教育时,要运用动态的、连续的观点,把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具体的环境之中加以研究,注重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与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与反作用。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优秀运动员综合素质,已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调查分析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出发展对策,继而为陕西省竞技体育和优秀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指获得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文化教育现状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需要,查找体育局各类相关文件,阅读有关专著,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等。
2.专家访谈法。对该领域相关专家、运动员、教练员、教师等群体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咨询和访谈,了解陕西省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3.问卷调查法。对西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宝鸡体校、延安体校中具有二级及以上等级标准的优秀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优秀运动员问卷150份,回收136份,回收率90.6%;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97.%。经效度和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基本状况
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大都来自于业余体校和体校。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三级训练网(业余、省市体工队、国家队)中培养、选拔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基层单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校,其主要任务是使业余运动员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与运动技能。
1.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机构基本状况
(1)文化教育机构
从上述文化教育机构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多是以学训在一起的方式进行的,而且教育中缺乏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指出,要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内容纳入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必修课程。优秀运动员成为大学生早已不是希罕事,但存在着有学历,综合素养不高,缺乏再就业能力的突出现象。
2.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1)年龄、性别、职称结构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各优秀运动员培养单位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也较合理,男教师比例占57.7%,女教师占42.3%。文化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尚可,大专及以下学历教师占23.6%,本科学历教师占72.7%,研究生学历教师相对偏少,仅占3.7%。根据优秀运动员培养实际应加大高学历人才的引进,以便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
(2)授课情况
调查显示,文化、理论课教师总体数量不足,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是兼职或外聘的。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教职工总数非常多,但承担文化教育的教师较少,如延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总职工90人,而文化课教师仅为32人。再一个现象是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情况较多,特别是体育系统内办学单位中近30%的文化教师跨学科教学,一些教师要兼任一、两个学科的教学。这主要是由于体育系统内学校通常都同时有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而且学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加之部分学校的生、师比过大也是原因之一。
3.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学习情况
(1)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从(表2)可以看出,陕西省现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学校上文化课,所占比例为97.14%。调查中发现网络授课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出现,主要原因可能是学校经费投入存在问题,更有可能的是在重竞技,忽视文化教育的思想冲击下,过多的科技技术转嫁到具体训练中去了。
(表2)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形式(n=132)
(2)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认知态度
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认知态度是影响其文化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以看出,仅有40.00%的陕西省现役运动员喜欢文化课学习。在对教练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退役运动员的访谈中发现,三者都将文化教育列为影响运动员未来退役安置的最大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创设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课程、氛围和奖励机制是推进陕西省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表3)运动员对文化教育认知态度(n=132)
优秀运动员对文化教育和课程设置态度上总提示满意的,表明优秀运动员对课程学习还是有较深刻认识的。开设课程基本以语文、英语、数学等核心课程为主,且上课时间多数集中在上午。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其保障了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权利,使运动员在不能进人高一级运动队的情况下,可以去普通学校继续进行文化教育。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即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尤其是在高中和中专阶段。高中和中专阶段的体校,要探索和实践对学生的适时分流,对可能输送到专业运动队的学生与已不可能进人专业运动队的学生适时分流,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培养内容。因此,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必须兼顾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
(3)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挤占挪用情况
(表4)文化课学习挤占、补课情况(n=132)
从表4可以看出,文化课学习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补课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竞赛体制发生变化,赛事名目繁多,日趋频繁,集训比赛周期增多拉长,导致运动员中断文化课学习,导致学训矛盾产生。
(4)制约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主要原因
从表5中可以看出,制约陕西省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训练太疲惫,不想学习”(占20.50%)。访谈中也发现,受传统的“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影响,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习惯性地给运动员加量,使运动员的身体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从而降低了文化学习的效率。因此,如何转变教练员的训练理念,使其安排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负荷,使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完成文化课的学习,是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制约运动员进行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还有“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学习氛围”和“文化课教师的讲解缺乏趣味性”等。
(表5)制约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主要原因
三、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体制有待完善
在实际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现行办学体制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忽视运动员教育的办学特点和个性,从课程设置到办学形式到假期安排,均沿用普教模式,运动员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难以协调,补课不能正常化、制度化,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凸显了学训矛盾。二是出现重竞技,轻文化,自身体系不完善,学训矛盾不和谐。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下,各级领导应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规范管理,严格规章制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切实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措施。
(二)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
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国家体委有关文件规定,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应从体育事业费中按2%提取。但就是这极少的经费也未能得到全面落实实,据调查可知,目前陕西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明显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有的只能基本维护日常运转,无力进行事业发展,这已成为阻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费的不足导致办学的软硬件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更谈不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三)课程设置不灵活,教学方法单一
结合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学计划,加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改变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上课程设置统得过死局面。业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学习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缺乏对学生运动员集训期和竞赛期的特殊考虑。比如开设的课程包括了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营养与恢复、体育科研、体育概论、运动员选材、还有公共语文、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情况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的听不懂,简单的不愿意听。文化课的学习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运动员在场上爱动的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重常规,轻特色,忽视教学对象的特征,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多是学训在一起的,且缺乏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男、女性别结构比例也较合理,但文化、理论课教师总体数量不足。
2.陕西省现役优秀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学校上文化课,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教学方法单一。制约优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主因是“训练太疲惫”。
3.文化课学习被挤占现象时有发生,多因赛事名目繁多,集训比赛周期增多拉长,导致运动员中断文化课学习。
(二)对策
1.转变运动员培养的理念,完善运动员教育的各种法规制度。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有效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提升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转变运动员培养的理念,完善运动员教育的各种法规制度,为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而服务。
2.设计制定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标准和教学计划。优化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强化知识、技能方面的考察。制定出符合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教材。整合陕西省优秀的教育资源,拓展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新路径。
3.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察机制。文化课被训练课挤占的现象仍存在,文化学习的学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而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质量。“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督导检查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情况,对违反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并对学校作出相应处理。”建立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察小组,形成真正能够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察机制。
4.提升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公办体育运动学校选派优秀文化课教师,公办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教师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公办体育运动学校要积极吸纳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办、共建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为文化课教师的进修提供更多的机会。
5.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对于提高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却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可以设立奖学金,对文化课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制定有关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育准入标准,文化课成绩设定为运动员等级评定指标,从而督促运动员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叶木华.论运动员文化生态建设[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3):31-33.
[2]虞重干.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报告[J].体育科学,2008,(7):26-36.
[3]虞轶群,季浏,李群.上海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4):434-438.
第6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我们选取了4所高职院校2个年级文、工、经、艺术4个大类32个班的1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当面访谈。调查问卷涉及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掌握情况(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大众化情况)、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掌握途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大众化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掌握情况与学生素养提升的关系(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大众化与学生素养提升的价值、途径、策略)3个方面共23个问题。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以及半开放题、开放题。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55份,回收率为96.875%。回收卷全部有效。回收问卷中的学生基本信息数据为:全部155人,男生63人,占40.65%;女生92人,占59.35%;汉族97人,占62.58%;壮族55人,35.48%;瑶族2人,占1.29%;仫佬族1人,占0.63%。大一72人,占46.45%;大二83人,占53.55%。当面访谈主要是对问卷难以触及的涉及原因等进行有一定深度的调查,以期获得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对“你喜欢的音乐类型是(可多选)”,学生喜欢的顺序是流行音乐(103人,66.45%)、民族音乐(47人,30.32%)、外国古典音乐(39人,25.16%)、本土音乐(10人,6.45%)。说明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在客观上,不论是互联网还是音像制品乃至歌会中都充盈着流行音乐,青年人被流行音乐包围着、浸润着。对“从哪个阶段开始接触(感受、学习、认识)民族音乐”,选择幼儿园的20人,占12.90%;选择小学的88人,占56.77%,说明小学音乐课在民族音乐普及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选择中学的39人,占25.16%;选择大学的8人,占5.16%。对“你比较了解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有(可多选)”,选择多少的顺序是:“民歌”(71人,45.81%)、“歌舞音乐”(50人,32.26%)、“民族器乐”(34人,21.94%)、“说唱音乐”(26人,16.77%),“民族戏曲”(24人,15.48%),“都不了解”(21人,13.55%)。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你对自己家乡的民歌”,选择顺序为“会唱很多首”(4人,2.58%)、“会唱几首”(77人,49.68%)、“完全不会唱”(74人,47.74%)。不会唱家乡民歌的基本上是汉族农村学生,可能与汉族农村普遍缺少民歌的氛围有关。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里的原生态民歌”,说“没感觉,不听”的有64人,占比41.29%;“感兴趣,喜欢听”的62人,占40.32%;“听不懂,不想听”的29人,占18.71%。多数学生认为完全听不懂原生态民歌,并且许多原生态民歌的曲调也不如流行歌曲好听易懂。对于“你喜欢的民族音乐主要来自(可多选)”,49.68%说来自电影、电视、广播(77人),30.97%说来自网络(48人),21.29%说来自家人或同学常听的音乐(33人),21.29%说来自学校的音乐课(33人),12.26%说来自校外的音乐活动(19人),1.94%说来自纸质读物(3人)。可见现代媒介在民族音乐的传播上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而学校的音乐教育作用很小。对于“你在学校的广播里经常听到的音乐类型是(可多选)”,高达73.55%的114名学生说是流行音乐,说是民族音乐的仅有18人,占11.61%;说是外国古典音乐只有8人,占5.16%。由于广播站由学生管理,播放的歌曲只要没有政治性的问题就由学生自己决定,而这恰恰反映了学生的音乐喜好倾向。
对于“你的学校开设的音乐选修课程主要有哪些(可多选)”,分别为音乐欣赏课(59人,38.06%)、舞蹈课(37人,23.87%)、声乐课(30人,19.35%)、民族民间音乐课(28人,18.06%)、器乐演奏课(6人,3.87%)。选修课反映了学校的倾向性和学生的倾向性以及教师的价值倾向性。学生觉得选修音乐欣赏课程较为轻松,而且容易拿到学分。教师认为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在备课、上课方面都相对轻松容易,而且学生喜欢选修。校方认为音乐类课程本来就只是补充,只要能够开出并且有学生选修就行了。在回答“你对学校普及民族音乐知识或开设民族民间音乐选修课的看法是”时,高达74.19%的115名学生认为“有必要”,有24.5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38人),1.2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2人)。访谈中得知,大多数学生觉得民族音乐是一定价值的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民族音乐知识对自己有益无害,所以乐意学习一些民族音乐。对于“你的学校是否开设有民族民间音乐选修课?”高达52.26%的81人选择“从来没有开设”,也有35.48%的55人说是“一直开设有”,还有12.26%的19说是“开设过一段时间又停止了”。对于“你希望所开设的音乐选修课有哪些内容(可多选)”,学生的选择按比例高低的排序是:“学唱流行歌曲”(73人,47.10%)、“欣赏中国民族音乐”(71人,45.81%)、“学唱民歌”(68人,43.87%)、“学习演奏中国民族乐器”(54人,34.84%)、“欣赏外国古典音乐”(42人,27.10%)、“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知识”(37人,23.87%)、“学习演奏外国西洋乐器”(32人,20.65%)。
学唱流行歌曲排在最前面,说明流行歌还是学生普遍的最爱,这个情况与前面的调查问题一致,也与课题组在其他相关课题研究时所做的调查结论相同。对于“你对传承优秀民族音乐的看法”的回答,绝大多数学生(147人,占71.61%)认为“很有必要,因为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分”,它反映了高职学生对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拥有正面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没必要,过时了”和“顺其自然,让其自生自灭”各有4人,分别占2.58%,合计8人,占5.16%,这种情况表明了极少数学生对优秀民族音乐持否定态度,应该引起注意。对于“你认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你的素质提升”的问题,回答“有影响且影响很大”的有71人,占45.81%;选择“有影响但影响很小”也是71人,也占45.81%;二者合计142人,占91.61%。选择“无影响”的只有13人,占8.39%。看来学生还是普遍承认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自己素质提升具有一定作用的。这个情况也给学校对高职学生开展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接下来的问题“你认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提升你的素质有(可多选)”的6个备选答案,学生选择的顺序是:“少数民族文化”(79人,50.97%)、“文化知识”(71人,45.81%)、“思想素质”(64人,41.29%)、“道德素质”(47人,30.32%)、“人际沟通能力”(38人,24.52%)、“相互合作意识”(29人,18.71%)。
调查结论与我们面谈的情况吻合。与上题异曲同工的问题是“你认为可以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成分有(可多选)”,学生回答的排序是:“民族音乐文化知识”(99人,63.87%)、“社会常识”(29人,18.71%)、“劳动知识”(25人,16.13%)、“为人处世知识”(24人,15.48%)、“百科知识”(23人,14.84%)、“科学知识”(10人,6.45%)。这个数据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内容的情况也是吻合的。在“你认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你的素质提升”这一问题下,回答有影响的(142人,91.61%)选择后继续回答“你认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你的素质提升是”的问题,认为是“间接影响”的有62人,占40.00%;认为是“潜移默化”57人,占36.77%;认为是“直接影响”的有21人,占13.55%。可以看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素质提升的作用主要的不是直接的、显性的,而是间接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其作用反而更大、更持久、更深刻。考虑到需要了解高职学生对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情况,我们设置了几个有关民族音乐文化常识性的开放题,具体是:对于“请列出3首你最喜欢的民族歌曲”的要求,学生列举的歌曲既有少数民族歌曲,也有汉族歌曲;既有传统民族歌曲,也有现代民族歌曲。大部分学生并未回答这个问题,面谈时学生说是想不起民歌的歌名了,但是对于流行歌曲的歌名,学生倒是如数家珍。这种情况值得令人深思。
对于“请列出3位你最喜欢的民族音乐家或民族歌手姓名”的要求,学生能够列出一些民族歌手,大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题。而在面谈时学生随意就列举出很多的流行歌手。对于“请列出你所了解的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部分学生能够回答,但部分回答错误,而大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题,可见学生对广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了解甚少。对于“请列出你所了解的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同样的,大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题,且部分回答(如京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等)都不是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回答是错误的。有可能学生不了解情况。对于“请列出你所了解的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节”,同样的是大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题,回答了的,答案也有一些是错误的。关于对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的诉求,学生列举了唱歌比赛、对歌活动、民歌比赛、大型音乐会、民族音乐文化社团等,大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题。很多学生认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可以增加校园氛围,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丰富课外知识、促进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更好地把地方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一些学生建议建立民族学会、开展民族文化畅谈、开设民族音乐文化课、开民族音乐兴趣班。但是也有少量学生认为不适合进宿舍。
三、结论与思考
第7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针对这样一些困惑,大家都各抒己见,研究解决这些困惑的策略。困惑之一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缩短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
在《广州教学研究》的“关于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调查结果:76.47%的教师认为学困生上数学课时“边听边玩”,学困生中也有52.63%认为自己上课“边听边玩”;可见,教师和学困生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而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听课的教师只占17.65%;所以说,学困生上课边听边玩,没有专心听课,造成课堂听课效果不好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兼顾优差生,达到整体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尝试了多种做法。一、采用组与组比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1)在研究问题时,优秀生帮助学困生,教他们思考的方法,教他们如何表达思考过程;汇报时,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合作完成,当学困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或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说时),可邀请优秀生帮助;汇报后,就能给他们组加分。(2)在做习题时,也采用比赛的形式,发动所有的优秀生去帮扶,每组最快做完的同学到老师处批改,如果全对,他(她)就是组长(负责批改全组同学的习题),组里其余的优秀生做完,可马上去帮助学困生,组长在老师指定的时间内全组都改完,那这组就可加分;半学期累计一次小组总分,教师就给予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除外,也减少了教师辅导学困生的人数,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需要辅导的学生身上。二、简单的问题多提问学困生。如复习旧知时,就多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三、复杂的问题多让学困生复述。如遇新知、难题时就可采用这种方式。
困惑之二,既然是属于思考题,就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不做强性要求。自由参与是学生自觉、自为、自主地从事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由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受外在压制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参与学习目标的确立,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扩展、深入,参与反思,参与提问,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参与发言等等。没有自由参与的课堂生态,教师绝对主宰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是不可想象的。
困惑之三,在讲评卷子和作业时,可以让都对的学生到教室外去适当的休息。或者是安排他们做自己喜欢的题目。比如可以做一点奥数之类的题目。这样的安排,对那些聪明能干的学生是一种肯定和奖励,
让他们学就学个塌实,玩就玩个痛快!如果让他们留在教室听他们已经懂了的内容,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周围那些不会的学生。而留在教室的学生,人少且可以针对性的讲解,让他们把不懂或者说不透切的知识掌握。
第8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上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01年高考上省大专线103人,上本科线30人,上重点线3人;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全科优秀率以及单科两率的排名均列全市64所参考学校的第一位;高一市统考总分平均分名列市同类学校的第一位;高二省会考,初一、初二镇统考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本学期围绕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方针,特拟定以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21、 1月20日——26日 学期复习考试 22、 1月27日——2月2日 学期复习考试;一月份文明班评比;学期文明班评比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教学工作计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9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
一、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把握,是教师工作最基本、最常规的内容,也是成功施教的前提条件。通常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都是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要求的。优秀教师能够站在高层次上以宽广的视角把握教学目标,取得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他们十分注重学习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掌握学科的基本特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注重吃透学科的全部教材,理解编写意图,掌握知识构架,形成清晰脉络,从而高屋建瓴地驾驭教学。
一个优秀教师能够统揽教材,整体把握和恰当安排教学内容。他们钻研教材的程序通常为“三步曲”:第一步,通读教材,熟悉教材。本学科整个阶段的全部通读,弄清整体构架,做到胸中有全局,哪些内容是由浅入深、螺旋式排布的,哪些问题需要前后照应,哪里是重头,何处有伏笔等,都在心中理清。再从全局到局部,逐章逐节做出教学计划。整体备课、统揽教材要比“吃一节,剥一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备课法效果要好得多。第二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一步需要挖一挖教材背后的内容,找一找教材深处的联系,并悉心琢磨编写意图。一些有心的优秀教师常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多种教材放在一起作分析比较,对“吃透”很有帮助。第三步,依据教材,重新处理教材。这是搞好教学的关键一步,也是教师可以大展才华之处。第四步,把握教材,延伸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能只注重眼前,而要放眼未来,适当延伸,以免造成知识的前后矛盾。例如,小学阶段学习的自然数和整数,学生会认为两个概念意义相同,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进行延伸,以后我们还会学习负整数,这样学生对整数的概念就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整数打下了基础。教材如果处理得好,就能成为一出好戏的蓝本,处理不好就只能成为照本宣科的僵硬材料。优秀教师能够做到依据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对教材进行精心提炼,恰当充实和巧妙安排。
二、深入准确地了解教学对象
教师的教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是搞好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上优秀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既要掌握学生各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身心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了解每一个具体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状况等等,并对特殊学生的即时情况和动态趋向反应敏锐。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优秀教师正是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悉心观察、平等交流,实现对学生深入准确地了解的。
三、得心应手地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无疑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熟悉教学的方法体系,如传授知识所常用的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培养技能所常用的直观教学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训练法,知识与能力综合培养所需要的探究法、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并恰当地加以选择运用。
纯熟、得法、运用自如是优秀教师的共同特点,在不断地学习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熟练掌握多种教法,并深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之理,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不同环境氛围选择和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组合。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在探讨植树问题的棵数和间隔数的规律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手指数和指缝数之间的规律,来总结公式,比单一枯燥的讲解效果要好。学生不但理解了公式,而且学生能随时对结论进行验证,真是一举两得。
优秀教师身上还经常闪现教育灵感和教学机智,这是教法运用达到高境界的自然反应。一个优秀教师具备以下几种常见的教学机智:
(一)点石成金。学生的发言或提问或许平淡无奇,但教师若能从中引出重要内容则显示点石成金的高明。
(二)以小见大。学生发现了问题的局部,教师机智地引导窥一斑见全豹。
(三)因势利导。从学生的疑点甚至错误入手,导入真理。
(四)移花接木。引导纵横联系,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五)就近设喻。灵机一动地以最近发生的事件或教室里的师生、物件等就近作比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